<mark id="zvybv"></mark>
          <small id="zvybv"><del id="zvybv"><td id="zvybv"></td></del></small>

          1. 首頁

            中央定調,路線明確!這一光伏新風口,2025年將爆發

            光伏產業網訊 發布日期:2025-07-28
            核心提示: 零碳園區發展提速
            星羅棋布于全國各地的產業園區,是城市運行和經濟發展的基本單元,數量龐大,且承載著萬千企業的生產活動。而其中工業園區約占三成,在貢獻了50%以上的工業產值的同時,也是能源消耗和碳排放的集中地。在此背景下,零碳園區的建設已逐步上升為國家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

            什么是“零碳園區”?
             
            簡單來說就是在一定期限內通過設計、技術、管理和商業化等方式,將園區運營過程中產生的溫室氣體排放量中和,實現凈零排放的產業園區。而作為比零碳園區更小的“零碳單元”,零碳工廠則是指工廠從事生產、經營過程中直接或間接產生的溫室氣體排放,按照二氧化碳當量計算,達到綜合為零的狀態。
             
             
            在零碳園區、工廠的建設中,優化能源結構是重要一極。通過發展光伏、風電等可再生能源,可減少對園區化石能源的依賴。尤其是能夠充分利用園區空間的分布式光伏,如光伏長廊、光伏車棚等,源源不斷將汲取的太陽能轉換為電能,結合儲能系統,還可以進一步增加供電的可靠性、穩定性,同時降低園區企業用能成本。
             
            值得一提的是,在歐盟CBAM法案要求追蹤產品全生命周期碳足跡的背景下,對于有出口需求的外向型企業來說,參與零碳園區的建設,采用“綠電直連”等方式,能夠有效減少產品的碳足跡,從而在國際市場中獲得更大的競爭力。
             
            相較于2024年的“整裝待發”,2025年以來,隨著一系列國家和部委層面的政策,以及新能源全電量入市、取消強制配儲、綠電直連、電力現貨市場全覆蓋、加快推進虛擬電廠發展等政策相繼落地,零碳園區正加速從概念走向落地,將迎來大熱的全面建設之年。
             
            政策強力驅動與應用場景的深度挖掘,共同指向一個明確趨勢:在這股從上而下的建設浪潮中,分布式光伏,正迎來一片新藍海。
             
            國家動真格
             
            從2024年12月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首次提到“零碳園區”的概念,到2025年3月“建立一批零碳園區、零碳工廠”寫入政府工作報告。
             
            再到7月,國家發改委、工信部、國家能源局聯合發布《關于開展零碳園區建設的通知》,啟動國家級零碳園區建設申報工作,核心指標為單位能耗碳排放,并要求以2025年為基準年,確定零碳園區建設期,圍繞零碳園區建設指標體系提出建設目標,明確零碳園區建設的路線圖、時間表以及不同階段建設重點等。
             
            而《通知》中的多項任務,如【加快園區用能結構轉型】中提出要“加強園區及周邊可再生能源開發利用,支持園區與周邊非化石能源發電資源匹配對接,科學配置儲能等調節性資源,因地制宜發展綠電直連、新能源就近接入增量配電網等綠色電力直接供應模式,鼓勵參與綠證綠電交易……”,無疑將進一步推動包括光伏在內的可再生能源的發展。
             
            各地實踐已如火如荼,截止稿件發布時,江蘇、安徽、寧夏、貴州已陸續啟動國家級零碳園區的申報。其中江蘇更是指出要按照“好中選優、寧缺毋濫”的原則進行把關,推薦條件好、意愿強的園區進行申報,名額不限。值得注意的是,報送截止日期為7月31日前,比其他地區要早10天左右。
             
            零碳園區建設已成燎原之勢光伏成主角
             
            在此之前,全國各地就已密集布局,將零碳園區建設工作納入地方發展規劃,據不完全統計,共有17個省份在2025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明確部署零碳園區建設,并因地制宜地出臺了一系列支持政策。
             
            而在各地出臺的圍繞零碳園區建設方案中,光伏毫無疑問地被多次提及。
             
             
            江蘇在啟動國家級零碳園區申報時明確提出創新性探索應用場景的要求,鼓勵園區根據自身特色,推行可用屋頂光伏全覆蓋、光儲充一體化等典型應用場景;無錫市出臺的零碳園區建設三年行動方案(2025-2027年),提出31項評價指標,其中“可利用建筑屋頂光伏覆蓋率”作為激勵性指標,近期目標為≥50%,遠期目標為≥75%。
             
             
            安徽將構建清潔能源供應體系列入重點任務,不僅要因地制宜發展光伏、風電、地熱、生物質能等可再生能源并就地消納,進一步提高清潔能源占比,更要大力推廣建筑光伏一體化等可再生能源建筑,努力打造園區100%清潔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應用場景。
             
            山東三部門聯合印發的《零碳園區建設方案》中提出明確目標:到2027年建成15個左右省級零碳園區,到2030年建成一批省級零碳園區。在園區建筑方面,同樣明確要力爭做到園區建筑屋頂光伏應裝盡裝,太陽能光熱等建筑用能積極有序發展。
             
            氣氛已然烘托至此,可以預見的是,零碳園區將在2025年迎來爆發式發展。
             
            而四川在今年3月印發《零碳工業園區試點建設工作方案》的4個月之后,便公布了首批零碳工業園區試點建設名單,4家不同類型園區納入試點名單,將通過3年左右的建設期打造成為零碳工業園區。其中便包含了以晶硅光伏為主導產業的宜賓高新技術產業園區,該園區要重點建設智能微電網改造項目、源網荷儲充一體化系統建設項目、光伏應用場景示范區項目等。
             
            面對巨大的市場紅利,零碳園區也已成為不少企業角逐的戰場。
             
            ·創維光伏在2023年就開始探索零碳園區建設,其位于安徽滁州的零碳園區集分布式光伏、儲能系統、智能調度于一體,光伏總裝機容量超6.5MWp。據悉該園區年發電量近8000MWh,相當于減排約7332噸二氧化碳。
             

             
            ·正泰安能智電推出的“智電零碳園Pro”以分布式光伏發電為核心,利用園區屋頂、立面、公共空間等多場景安裝高效光伏設施,輔以分散式風電設備,同時引入儲能系統,實現能源供給零碳化。
             
            ·此外,今年4月,寧德時代與茅臺集團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通過共同打造具有前瞻性的數字工廠、零碳工廠樣板,共同開發“零碳+”應用場景。
             
            如何從藍圖走向現實
             
            但目前來看,不論是新建還是改造,零碳園區的前期投入大,且回報周期長,尤其對中小型園區而言,財政補貼和政策激勵的覆蓋范圍有限,進一步延緩了產業轉型進程。
             
            此外,碳捕集、利用與封存(CCUS)技術作為工業園區減少CO?排放、實現碳中和目標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仍處于示范階段,且技術錯配問題突出,專家介紹,小型CCUS設備成本達大型裝置的3-5倍,年處理量卻不足千噸,難以滿足園區級需求。
             
            雖然面臨不少挑戰,但在技術創新、政府引導與市場機制的共同推動下,零碳園區正因地制宜,逐步從試點邁向規?;瘧?,成為綠色低碳轉型的關鍵所在。
            熱點話題
            閱讀下一篇文章

            聯系我們/Contact

            商務會員、廣告投放、軟文營銷
            張先生:
            電話:0551-63845663,13309693356(同微信)
            傳真:0551-69121327
            QQ: 936604464
            投稿、編輯事務、 展會合作、友情鏈接互換
            楊女士:
            電話:0551-69121329
            傳真:0551-69121327
            QQ:3328675587
            无码精品毛片波多野结衣_欧美日韩一木道中文字幕慕_无码国产偷倩在线播放_99re6久久在热线视超碰
            <mark id="zvybv"></mark>
                  <small id="zvybv"><del id="zvybv"><td id="zvybv"></td></del></sm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