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rk id="zvybv"></mark>
          <small id="zvybv"><del id="zvybv"><td id="zvybv"></td></del></small>

          1. 首頁

            山東茌平:光伏農業立體增值

            光伏產業網訊 發布日期:2017-02-13
            核心提示: 近日,山東省茌平縣賈寨鎮前付村村西一個區角“熠熠發光”:上面矗立著一排排鋁合金支架,架起400多塊多晶硅太陽能光伏板;光伏板遮擋下的大棚里,白玉菇、雞腿菇、袖珍菇等特種蘑菇都有著不錯的長勢。

            近日,山東省茌平縣賈寨鎮前付村村西一個區角“熠熠發光”:上面矗立著一排排鋁合金支架,架起400多塊多晶硅太陽能光伏板;光伏板遮擋下的大棚里,白玉菇、雞腿菇、袖珍菇等特種蘑菇都有著不錯的長勢。

            仔細查看,前付村的“光農互補”很有門道:他們將光伏支架整體提高,前低后高,分別為2米和3米,同時采用獨特的單光伏板安裝工藝,既能滿足光伏板采光要求,又有充分的種植作業空間。

            “咱們借‘光’照亮脫貧路。”前付村黨支部書記張棟說,村里整理出一塊宅荒地,利用各級扶貧資金,安裝了7.6萬千瓦時的太陽能光伏板,每度電的電費加上補貼可獲利1元錢,一年算下來有9.12萬元“陽光收入”,另外,板下養殖區的收益每年大概3000元,這樣,貧困戶每年增收1100元,村集體增收3萬余元,收益可持續25年。

            棚上發電、棚下養殖,綜合利用土地和太陽能資源——這是茌平積極推廣的“光伏農業”模式,在土地資源緊缺的魯西地區,是一次含金量十足的探索。

            “實現一塊土地兩份收入,就要推動光伏與農業深度、有機的結合。”李斌說,通過抬高光伏板,合理安裝單板組件,采用柔性光伏支架等現有技術,完全可以做到至少不影響農作物生長,不妨礙一般農機具的田間操作。

            大規模的“農光互補”在肖莊鎮算子李村變為現實。占地1200畝,總投資1.8億元的鑫佳源40MW光伏項目,利用現有窯廠及坑塘區土地建設大棚用于菌類種植,大棚上鋪設光伏電池板,利用間距空間種植油用牡丹和蓮藕,將光伏發電與傳統種植業有效結合。目前,一期20MW工程已實現順利并網,年可發電2350萬千瓦時,產值2303萬元,后期可建成光伏觀光園區,有效帶動鄉村旅游業及扶貧產業發展。

            經過一年多的推廣,漁光互補、林光互補,以及農業大棚光伏項目在茌平縣全面開花,裝機容量達到120MW,每年可輸出約0.21億萬度電,畝均利潤1.7萬元,遠高于蔬菜種植利潤。另外,預計到2020年,茌平全縣1000MW光伏裝機容量,每年可輸出約1.75億萬度的綠色電能,相當于少燒了55萬噸標準煤。

              
            熱點話題
            閱讀下一篇文章

            聯系我們/Contact

            商務會員、廣告投放、軟文營銷
            張先生:
            電話:0551-63845663,13309693356(同微信)
            傳真:0551-69121327
            QQ: 936604464
            投稿、編輯事務、 展會合作、友情鏈接互換
            楊女士:
            電話:0551-69121329
            傳真:0551-69121327
            QQ:3328675587
            无码精品毛片波多野结衣_欧美日韩一木道中文字幕慕_无码国产偷倩在线播放_99re6久久在热线视超碰
            <mark id="zvybv"></mark>
                  <small id="zvybv"><del id="zvybv"><td id="zvybv"></td></del></small>